目前分類:醫學資訊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健檢沒發現的事   康健雜誌2008790~113

內定內政部長廖風德猝逝,新任衛生署長林芳郁建議,全體閣員做健檢。

全台灣各級醫院其實都在拼健檢,像拼軍備般的拼設備、拼裝潢、也拼服務。

很多企業也在為員工拼健康,而且愈是高階、資深,拼愈多錢。

只是當你付出時間、金錢做檢查,得到的真的是健康嗎?

 們為什麼要把爸爸裝進袋子裡?廣達電腦處長柳台生的妻子在媒體前描述葬儀社將柳台生遺體搬上車時,年幼的小女兒天真話語令人心碎。

柳台生加入高級健檢診所會員,3年花了120萬元,從未接獲肝癌的警訊,直到腹痛就醫,才知已是肝癌晚期,半年後離開人世,正值壯年的42歲。

 醫學中心以巡迴檢查車到師大附中胸部X光檢查,報告指出于老師ㄧ切正常,不料隔年于老師咳嗽不止進另ㄧ個醫院檢查,診斷出肺癌三期,且有淋巴轉移。于老師罹癌消息震驚校園,校方要求醫院全部重新檢查,不料除了于老師外,又有5名老師發現需要複檢,「怎麼差那麼多?」

 際上大多用來臨床診斷【病人檢查】、分期的PET(正子造影)、MRI(核磁共振)、PET/CT(正子電腦斷層)、立體動態電子束掃瞄儀(EBT)、高速多層次電腦斷層攝影(MSCT,CT64)、超高磁場磁振造影(3T MRT)等高科技儀器,都被台灣用在健康的人身上。

 些檢查方法本來就敏感度不高,有些人就在這個機器檢出的範圍外,像癌症指標大多不夠靈敏,或是正確篩檢出沒病的能力不夠強,讓有病的人得不到警告,無病的人反受無謂的折磨。美國癌症研究院網頁上開宗明義的說:「發現肺癌不會讓你更健康,也不會讓你活得更久。」

 份發表在《新英格蘭期刊》的研究指出,美國有的癌症是因為做了電腦斷層,大量接觸輻射線而來2%

 國匹茲堡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曼赫羅卓(Ateev Mehrotra)認為三分之ㄧ的全身健康檢查都是沒有必要的。他說不要小看抽血、驗尿,只要這個步驟出錯,接下來就帶來許多後續評估,浪費的是整體的醫療資源。美國醫學協會期刊的研究也指出,超過三分之ㄧ的人曾經至少有一次篩檢誤判的經驗

 國聖安東尼醫院內科醫學中心前主任郭柏林認為:「健康檢查不過是可有可無項目的大雜燴」。他認為,這些服務不僅可疑,有些甚至還有害。

望和現實究竟差多少,你期望檢查可以發現早期疾病,你期望檢查異常可以改善健康,但真實世界可能令你失望。

 健檢的迷失

 事實多數的檢查都不是設計來給健康的人。多數的檢查並不能準確預測人們會不會得某種疾病,即使你是病人,檢查都不ㄧ 定可靠。

 事實:很多檢查都沒有研究根據或適當的標準。 

事實:檢查只是診斷的ㄧ部分。檢查能發揮效益,通常是在高度懷疑身體某些部分出現狀況,多數的檢查都是被用來幫助症狀的診斷或治療,或篩檢高危險群。

 事實:檢查可能有害身體,尤其是正常人。有些檢查更有直接的風險如感染和輻射的暴露。而且所有的檢查都可能將陰性檢查成陽性,陽性檢查成陰性,導致更多不必要的檢查或治療。

 【人們知道藥物有副作用,檢查當然不同於藥物,檢查是讓沒有病的人還硬吃下副作用】-英國國家健康保險系統(NHS,相當於台灣的健保局)知識長葛雷(Muir Grey)說。

 要想以【全身】健康檢查來發現問題,「沒有所謂的【全身】健檢,因為檢查是做不完的」-『看病的方法』作者陳皇光醫師說。

 WHO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檢項目的原則為:

  此疾病在當地發生率高。

  要篩檢的疾病是有意義的疾病。

  此疾病已有有效的治療方式。

  此疾病經過篩檢和治療可以減少死亡率。

  此疾病篩檢的方法敏感度高、準確度也高,而且費用合理。

 檢無法【保證】帶給您健康,實際促進健康的行動才能。當您拿到健檢報告後,應該善用報告數據,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正如榮總醫學影像中心資深顧問鄭慧正醫師所說:

健檢只是365天中的ㄧ天,重要的是,其他364天如何去過】       儕瑱 程翔節錄

 

程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吃健康食品(藥),小心吃出一身毛病

品項

影響人

影響器官

副作用

報導來源

健康食品

健康食品

所有人

所有器官

吃健康食品等於吃藥,反而不健康

2010/03/05<台灣新生報>

銀杏

老人

頭/胃

頭痛/噁心/不正常出血

2010/03/05<台灣新生報>

益生菌

胎兒

免疫系統

流產、對小孩健康帶來某些潛在威脅

2010/01/16<台灣新生報>

維他命AE

所有人

免疫系統

明顯升高死亡率5%~16%

2007/02/28法新社ET 

Today

綜合維他命

女人

乳房

每天吃者,乳癌發生率比不吃者高兩成

2010/04/06<中廣新聞網>

男人

生殖器

每天吃者,前列腺癌增30%2倍死亡率

2007/05/16ET Today

魚油

所有人

心臟循環

容易引起免疫系統異常/動脈硬化/誘發癌症

WebMD Medical News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食用藥

止痛藥或阿斯匹靈

所有人

洗腎

2008/06/19uho健康網>

2008/06/23<中央通訊社>

2010/04/11<自由時報>

嚴重肝毒害

2008/07/08<時報資訊>

不明假藥

所有人

腎/肝

洗腎/肌膚發黑/關節發腫

2010/02/12<華視>

減肥藥

所有人

心臟

心衰竭

2010/01/23<自由時報>

外用藥

Declofenac(止痠痛藥膏/貼布成份)

所有人

肝壞死

2009/12/16<中廣新聞網>

<華視>

運動酸痛膏

所有人

心臟

奔肌/擦勞滅/白花油/萬金油/綠油精均含甲基水楊酸,美國引起運動員中毒死亡

2007/ 6 /9Newhouse News Service

避孕貼

女人

心臟

腦中風

2008/04/29TVBS

類固醇

所有人

所有器官

肝腎損傷/發育遲緩/骨折/胃潰瘍

2009/11/09TVBS

食物

營養配方

慢性病患

腎/內臟

視力/腎臟/糖尿病更嚴重

2010/01/09<自由時報>

咖啡

所有人

骨頭

骨質疏鬆

2009/11/25<中央社>

 

健康食品真的健康嗎?

健康食品

宣稱作用

宣稱療效

實際效果

報導來源

維力骨

骨關節

刺激軟骨生長

無法刺激軟骨生長

2005/11/11<台視>

葉黃素

眼睛

各種眼疾

可防止眼睛黃斑病變,無法治療白內障/流淚/近視/遠視/青光眼等

king Net國家網路醫院>陳琪菘營養師

牛奶

中和胃酸

反而釋放更多胃酸

2007/10/26uho健康網>

維他命

胃腸

防胃癌/腸癌

維他命無法預防胃癌與腸癌/肝癌

2004/10/14WebMD Medical News

維生素B

心臟

有助血管疾病

無法降低心臟病風險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魚油

<美國中風協會>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

 

這樣做真的對皮膚、身體好嗎?

項目

副作用

報導來源

醫學美容

雷射、脈衝光

造成二度灼傷、瘀青

2008/03/01TVBS

A酸治痘

孕婦造成無腦兒

2010/02/01<華視>

提高結腸炎風險、影響肝功能

2010/04/12<中廣新聞網>

玻尿酸豐胸

有延誤癌症腫瘤被發現之虞,導致患者術後胸部疼痛與出現腫塊

2010/04/12<自由時報>

胎盤素

嚴重過敏、休克,甚至致命

2009/12/06TVBS

沐浴用品

抗菌洗手乳

多含三氯沙成份,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致癌、智力退化

2010/04/10<華視>

不良沐浴乳、肥皂

多含化工蘇打與穩定劑,是醫學界所公認的致癌物質之一

2010/03/25<今日新聞>

 

自體復原才是真正有益身體

皮膚自然分泌

方式

好處

報導來源

維生素D

每天曬太陽10分鐘即可

治療癌症/心臟病/肺結核/糖尿病

2008/01/16<新華社>

活化大腦/解決記憶退化

2009/05/22<台灣醒報>

預防大腸癌

2002/5/31<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儕瑱  程翔節錄

程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根據國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國人的老化程度居然排名全球第二,平均身體年齡比實際的要多出22歲.研究人員表示,這主要是國人飲食習慣不佳,造成體內的益菌數量不足.最容易的改善方法,就是多攝取像是蔬果,還有優酪乳這樣富有益生源的食物.許多人追求青春美貌時,往往忽略了身體的年齡.最近國內一項網路健康調查發現,台灣每5個人就有2個人的身體年紀,比實際年齡提前老化30歲.平均身體年齡比實際的要多出22歲.而其中身體老化最嚴重的族群,年齡層在21-40歲.生活壓力和飲食不均衡,是身體健康的最大殺手.如果想要內在和外在一起變年輕,營養師說,最快的方法就是增加體內的益菌,最好是能像雷特氏B菌這種,能抵擋胃部強酸,順利抵達腸道的好菌.所以想要長保年輕不只有外在保養,而是要由內而外.只要作息規律,飲食均衡,還有維持體內的益菌數量,想要青春永駐絕非難事.

儕瑱 程翔節錄

程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編譯羅彥傑、記者魏怡嘉/綜合報導〕烏特勒支的「荷蘭皇家人文科學研究員克萊佛斯與蘭、的研究團隊在老鼠身上進行研究,發現可以製造皮膚中所有不同細胞的幹細胞,而且就存在於毛囊裡。他們的發現十一日發表於「科學」期刊,未來利用這些幹細胞,可以幫助燒燙傷患者修復受損皮膚或做皮膚移植。 科學家早已能夠藉由從嚴重燒燙傷患者身上組織獲得的皮膚細胞,在實驗室中培植出新的皮膚。不過這種皮膚通常很脆弱、乾燥且無法生長毛髮。 振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嚴炯誥就表示,上皮母細胞培養出需要的皮膚組織,有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且覆蓋種植上去後,存活率不是很高,加上只有上皮組織,並沒有真皮,並不能取代皮膚。也因此,人工皮及豬皮仍是現在醫院較常使用的皮膚覆蓋敷料,但也只是暫時性的覆蓋。 克萊佛斯的團隊發現,在毛囊裡一種帶有大量Lrg6基因的幹細胞,就是原始皮膚細胞。在老鼠實驗中,老鼠的皮膚傷口周圍若帶有大量的Lrg6細胞,就能促使皮膚的生成與修復。 克萊佛斯表示,發現這個「幹細胞之母」所提供的好處,在於可以從原始基礎上長出皮膚。這些皮膚皮脂腺充滿水分且擁有生長毛髮的能力,是「真正的新皮膚」。 此一研究未來的挑戰是如何從人類皮膚中分離出Lrg6細胞,克萊佛斯估計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兩到三年。陽明大學解剖學科教授傅毓秀表示,這個動物實驗研究的優勢在於,在表皮毛囊中找到可進一步分化出皮膚及神經的幹細胞,不必採取侵入性的方式,從骨髓或是臍帶血中分離幹細胞,專一性更高。傅毓秀指出,目前幹細胞多取自骨髓或是臍帶血,再分離出幹細胞。幹細胞可以分化出外胚層細胞、中胚層及內胚層細胞,外胚層細胞可以分化出皮膚及神經;但距離應用於人體,仍有一段路要走。整形瑞典荷蘭

儕瑱  程翔節錄

程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